新闻热点分类:
新闻热点分类: 全部
  • 深圳新闻网2023年7月11日讯(记者 刘梦婷)被誉为“医学科技皇冠上的明珠”的全球尖端医学影像诊断设备——PET/MR,近期首落深圳市公立医院。7月10日上午,PET/MR开机仪式在深圳市人民医院PET中心举行。与此同时,深圳市人民医院&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PET/MR临床转化研究中心也正式揭牌。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一级调研员李林,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主任郑海荣、总经理副主任刘新,深圳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叶秀峰、院长耿庆山、核医学科主任王相成等出席活动,共同为中心揭牌。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主任郑海荣表示,PET/MR设备的引进是深圳市人民医院和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的一次突破性合作,也是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典型案例之一。中心的设立不仅是国产先进医疗器械的引入,更将为全深圳乃至全国的科研人员提供平台,共同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实践。据了解,目前全球能生产一体化PET/MR设备的公司只有三家,其中一家就是本次引进的联影PET/MR。深圳市人民医院院长耿庆山表示,本次引进的PET/MR是当前研发的*新技术版本,将通过科研项目开展临床科学研究,服务肿瘤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不仅如此,本次合作投入总资金高达1.2亿,除PET/MR之外,还将陆续引进和落地包括大型血管造影设备手术机器人、介入式手术机器人等在内的国产高端医疗装备,发挥我国医疗科研技术研发成果的*大效益。本次深圳市人民医院与国创中心强强联合,借助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高端医疗科技创新动能,结合深圳市人民医院重点医学专科及学科群优势和临床样本资源丰富的优势,锚定国家高端医疗器械制造业重大发展战略,共同建设立足深圳面向全球的医工成果转化平台,打通医工成果转化“*后一公里”的关键一步,协同解决医疗器械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的问题,共同助力医疗器械产业的创新能力的提升,为推动深圳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深圳公立医院首台PET/MR亮相(摄影 大川)在开机典礼上,PET/MR分子影像学检查设备首次公开亮相,这也是深圳市公立医院中引入的首台PET/MR。据介绍,PET/MR是一款高端影像设备,主要用于肿瘤、心脑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的早期筛查,一次扫描便可发现全身存在的微小病灶。PET/MR 结合了MR系统的软组织高分辨力多参数多功能成像特性,又结合了PET功能显像优势,多用于肿瘤的诊断与鉴别、人脑生理及病理变化的追踪和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PET/MR与现有的PET/CT有何不同?综合对比,二者有两大显著不同。首先,PET/CT在扫描过程中存在产生少量辐射的问题,而PET/MR的辐射量相比之下减少约3分之2,将一定程度降低患者除成像药物外所接受的放射剂量,对儿童、青少年和密集随访患者更友好;其次,PET/MR的软组织分辨率也高于PET/CT,将更**发现病灶,对病灶形态、边界和周围情况的显示更清晰,因此对肿瘤、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的诊疗效果有显著提高。不过,PET/MR检查与PET/CT检查各有其优势,检查前应咨询医生的建议。值得注意的是,该设备在全国已经有数十台,其中不乏北京肿瘤医院、北京301医院、上海中山医院等全国顶尖三甲医院。PET/MR设备的引进,意味着深圳市人民医院核医学科影像诊断水平再上新台阶,极大推动了**医疗的发展,同时,在科研方面填补了整个深圳市PET/MR科研用机的空缺,为深圳科研机构提供了先进的科研平台,也将进一步造福广大深圳市民。

    价格面议
  • 阿尔兹海默症的介绍阿尔兹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在临床上主要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65岁以前发病者,称早老性痴呆;65岁以后发病者称老年性痴呆。阿尔兹海默症的具体病因迄今未明,但该病极有可能是一组异质性疾病,只有在多种因素(生物和社会心理)的因素作用下才发病。从研究来看,阿尔兹海默症病发的可能因素和假说多达30余中,如家族史、女性、头部外伤、低教育水平、甲状腺病、母育龄过高或过低、病毒感染等。阿尔兹海默症的临床表现阿尔兹海默症起病缓慢或隐匿,病人及家人经常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病的。男性病发者平均年龄在73岁,女性病发者平均年龄在75岁,其中,发病的人员中,有少数病人在躯体疾病、骨折或精神受到刺激后阿尔兹海默症症状迅速明朗化。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下降、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日常生活能力的逐渐下降。根据认知能力和身体机能的恶化程度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阶段(1——3年)为轻度痴呆期。表现为记忆减退,容易遗忘刚刚发生的事;判断能力下降,病发者不能进行思考、判断,不能解决复杂的问题;日常容易表现出漫不经心,不能单独处理事情,社交困难;只可以做些简单的日常行为,对于新事物表现出茫然,情感淡漠,常常多疑,容易发怒;会出现时间定向障碍,对所处的场所和人物能做出定向,对所处地理位置定向困难,复杂结构的视空间能力差;言语词汇少,命名困难。第二阶段(2——10年)为中度痴呆症。表现为远近记忆严重受损,简单结构的视空间能力下降,时间、地点定向障碍;在处理问题、辨别事物的相似点和差异点方面有严重损害;不能独立进行室外活动,在日常行为中需要有人帮助;出现各种神经症状,有失语、失用和失认;日常心情急躁不安,常走动不停,有尿失禁等情况发生。第三阶段(8——12年)为重度痴呆期。病发者需要完全依赖人照顾,记忆力严重缺失,仅存片段记忆;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肢体僵直,查体可见椎体束征阳症,有强度、摸索和吸吮等原始反射。*终昏迷,一般死于感染等病发症。PET/CT在阿尔兹海默症方面的有关检查功能性神经影像检查18F-脱氧核糖葡萄糖正电子扫描(18FDG-PET)可显示颞顶和上颞/后颞区,后扣带回皮质和楔前叶葡萄糖代谢降低,揭示AD的特异性异常改变。AD晚期可见额叶代谢减低。18FDG-PET对AD病理学诊断的灵敏度为93%,特异性为63%,适用于AD与其他痴呆的鉴别诊断。淀粉样蛋白PET成像(未得到常规应用)经过多年的研究,AD的发病机制与β-淀粉样蛋白沉淀、tau蛋白神经纤维缠结、神经炎性机制学说、神经血管受损学说、氧化应激等密切相关。随着PET/CT技术的发展,所开发的新型正电子放射性核素标记的靶向型药物,对于开展AD的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有积极意义。研究表明,β-淀粉样蛋白是形成AD和其他认知下降的主要原因。神经炎性斑块,又称淀粉样斑块,是脑细胞和β-淀粉样蛋白的异常聚集物。当静脉给药后,药物可穿越血脑屏障并与β-淀粉样蛋白结合,PET/CT系统可根据放射性信号评估患者的颅内神经炎性斑块。正电子造影剂可实现动态活体监测β-淀粉样神经炎斑块,为AD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评价提供辅助工具。在PET/CT检查前,患者需要做什么准备?功能性神经影像检查:禁食患者需要在检查前6小时禁止进食,可适当饮用纯净水,切忌不能饮用含糖饮料,也不能食用任何含糖的小食。检查前按要求摄入水分患者需要在检查前20~30分钟,摄入约500毫升纯净水。按要求注射FDG显像剂18F-FDG显像剂一般在肘部等处的静脉注射,但具体注射部位,需要听从专业医生。排尿患者需要在检查前到洗手间排尿,清空膀胱,之后再做检查。休息患者在注射药物后,需要在等待室内安静休息,并且,在检查前一日,要避免剧烈运动及剧烈情绪波动。淀粉样蛋白PET成像:禁糖患者在检查前,不能食用含糖的饮料及物品,也不能食用任何含糖的小食。保持日常生理状态患者应尽可能保持生理状态稳定,例如生物节律、脑功能任务等,以此来保证数据间的可比性。在PET/CT检查中,患者需要如何做?PET/CT检查,需要对患者进行全身拍摄,整个检查时间大概在20-30分钟左右,患者需平躺在检查床上,在检查过程中要保持平躺的姿势。在这里需要注意,身体移动会导致无法获得有效图像,不能判断出病灶所在的具体位置与病灶的大小。PET/CT检查后,患者需要怎么做?患者在做完PET/CT检查后,一般建议在24小时内不要接触孕妇和婴幼儿;常规使用的PET/CT显像剂18F-FDG几乎不从乳汁中分泌,但因哺乳期乳腺组织科摄取18F-FDG,所以在注射药物后24小时内,要避免与婴幼儿的接触;患者做完PET/CT检查后,要尽量多喝水,便于18F-FDG显像剂排除到体外;患者如果遇到特殊情况,需要主动向PET/CT医务人员说明情况,根据医务人员的指导去行动。PET/CT的辐射有多大?PET/CT的显像剂一般为18F,检查时注射的18F是按照患者的体重来计算药量的,每公斤约为0.10mCi~0.15mCi,辐射剂量非常微小,并且其衰变和排泄极快,一般2-3小时就可以排出体外。全身PET/CT检查的辐射是由PET的辐射和CT的辐射构成的,PET的辐射约为6~7mSv/次,CT的辐射量平均也维持在6mSv/次之内。所以,PET/CT检查是安全的。

    价格面议
  • 自开业以来,上海质子重离子医院始终将临床质量和安全视为医院的“生命线”,让科学、严谨贯穿于每位患者的诊疗全过程,严守质子重离子治疗全过程的安全,目前已累计治疗出院患者近3200例。为了让社会公众进一步了解我院的质子重离子诊疗流程,方便患者来院就诊和治疗,现对上海质子重离子医院质子重离子诊疗的6大步骤进行详解。(1)首次质子重离子治疗咨询上海质子重离子医院为每一位来院就诊的患者提供详尽、细致的问诊服务。首次专家门诊的目的在于明确患者的病情并初步判断其是否具有质子重离子治疗指征,即患者的肿瘤类型和分期能否从质子重离子治疗中获益。为减少患者尤其是外地患者来回奔波,患者通过我们的平台联系并上传相关病史和检查资料,即可获得免费咨询服务。此外,为了推进就医速度,我们还有导诊小助手可对话式与患者交互,询问患者病情,获取患者疾病相关信息,对患者是否适用质子重离子治疗作出初步判断和就医引导。(2)多学科综合诊疗由临床医生、放射物理师、放射诊断医生、核医学医生和放射治疗师等专家组成的多学科综合诊疗(MDT),共同就肿瘤的具体部位和周围正常组织结构进行细致地分析与评估,进一步确定患者是否应接受质子重离子治疗。经MDT确立患者适应证和技术可行性后,主诊医生将与患者详细讨论具体的治疗方法、步骤、治疗起始时间,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3)制定放疗计划通过CT模拟定位获得患者肿瘤及周围正常组织的位置,放射物理师根据临床医生的勾画范围设定放疗剂量,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放疗计划,一份好的放疗计划通常需要放射物理师、临床医生经过2-3轮的讨论与优化。在CT模拟定位中,治疗师将为患者量身定制用于固定体位的模具,以使放射线照射肿瘤。(4)质量控制根据已完成的放疗计划对假人模型进行实际照射,测量实际照射的剂量并验证该剂量是否同计划中的相一致。剂量验证是患者治疗前的重要步骤,当所有剂量验证完成后,才能对患者实施治疗。(5)放疗的实施根据疾病种类、分期、肿瘤体积和生长的部位差异,患者将接受次数不同、剂量不等的放射治疗。周一至周五每天治疗一次,每次治疗时间约为10-15分钟。为配合做好质子重离子治疗的准备、实施和验证工作,患者治疗期间需全程住院。患者通过院级多学科综合诊疗(MDT)确认适用质子重离子治疗后,原则上2-3周即可入院接受治疗。(6)复诊和随访复诊和随访是肿瘤患者诊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全部治疗结束后,主治医生将为患者进行检查并告知后续的随访流程,并根据具体情况安排随访的方式和频率。附:1)我院质子重离子治疗适应证:一般来讲,适合常规光子放疗的肿瘤基本都适合质子重离子治疗,但质子重离子射线独特的放射物理学和放射生物学特性,又使得其适应证范围有了极大拓宽:●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脑膜瘤、脑胶质瘤、垂体瘤、听神经瘤及星形细胞瘤等●颅底肿瘤:脊索瘤、(软骨)肉瘤等●头颈部肿瘤:鼻咽癌、口腔癌、咽癌、喉癌、腺样囊性癌等●胸部肿瘤:肺癌、胸腺癌、食道癌等●腹盆腔部肿瘤:肝癌、前列腺癌、胰腺癌、复发直肠癌等●其他肿瘤:乳腺癌、骨和软组织肿瘤等我院质子重离子治疗的病种范围已扩展至40余种,基本覆盖国内常见恶性肿瘤,并围绕鼻咽癌、颅内颅底肿瘤、肺癌、肝癌、前列腺癌等5个重点病种开展临床治疗,对胰腺癌开展重点临床研究。

    价格面议
  • 超声检查,俗称B超检查,凡是接受过体检或到医院看过病的朋友很少有不知道的,因为它应用太普遍了。介入超声,恐怕听说过的人就不多了,其实这也是在临床上普遍开展的技术,下面就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医学科和肝胆外科吕明德教授为我们谈谈这个话题。医学指导:中山一院肝胆外科吕明德教授什么是介入超声?目前用于临床的超声医学,可以分为诊断性超声和介入性超声。诊断性超声就是单纯地把超声探头放在身体的体表扫查来诊断疾病。诊断性超声是临床上常用的而且往往是的影像学检查,因为它无创伤无放射性辐射,能够诊断出许多脏器组织的多种疾病,施行起来简单便利快捷,费用也相对低廉。和任何检查技术都存在优缺点一样,超声检查也有局限性。第一是受检者如很肥胖,超声波难以透过体表到达脏器,会影响显像的清晰度;第二是经体表扫查有时不能覆盖某些脏器的全部;第三是超声波在遇到气体时对显像干扰大,如对消化道和肺这样含气多的脏器病变,诊断能力比较弱。介入性超声,它与诊断性超声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含有“进入”的意思。介入超声技术有三种。一是腔内超声,就是把超声探头伸入到消化道、泌尿道或是血管之内检查;二是术中超声,如在开腹手术中探头深入腹腔,直接放置在肝脏、胰腺、肾脏的表面检查。这两种技术实际上主要是想解决上面说的超声检查的局限性问题。还有一种是超声引导穿刺技术,利用超声清晰地显像需要穿刺的部位,并通过超声引导针具准确地穿刺达到目标。这里主要介绍超声引导通过体表(经皮)的穿刺技术,因为它在介入超声领域中内容丰富、应用广泛。介入超声有哪些特点?经皮穿刺临床上历来就有,体内的状况凭肉眼看不见,过去是靠着经验盲目穿刺。盲穿的风险有二:一是不一定能准确地达到病变,操作失败;二是有可能误穿到正常组织脏器,造成损伤。在超声引导下穿刺,就等于给医生配上了透视眼,可以大大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超声引导经皮穿刺不仅可帮助诊断疾病,更多的场合是起治疗作用。它属于一种微创技术,机器移动方便甚至可使用手提便携式超声仪,紧急情况时可在病人床边完成操作。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的不足之处与上面谈到的超声检查固有的局限性有关。比如肥胖者,穿刺对象部位比较“刁钻”或受到气体干扰,显像不清楚,也就难以准确地引导穿刺。这时需要借助其他影像引导手段。介入超声在临床上有哪些应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的诊断作用,是对于那些临床上诊断不明的如甲状腺、乳腺、肝、肾、前列腺等脏器的疾患特别是肿瘤性病变,需要取出细胞或者组织的样本来做病理学检查,以求确诊。在治疗上,穿刺常用于抽吸引流胸水、腹水、心包积液或者脓肿;对肝、肾囊肿在抽吸后注射药物使其痊愈;在胆道梗阻的病人,通过穿刺、造影和引流,可以明确梗阻的部位和性质,减轻黄疸,为手术做准备。此外,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超声引导经皮肿瘤消融治疗,则是在肿瘤治疗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什么是超声引导经皮肿瘤消融治疗主要通过穿刺途径在体内直接杀灭肿瘤的治疗统称为消融治疗。化学注射如酒精消融,其后又出现了诸多采用高温或低温的消融手段,如微波、射频、激光、聚焦超声、冷冻等。消融治疗于肝癌,现在已扩展到甲状腺、甲状旁腺、乳腺、肾脏、前列腺、子宫等多个脏器的良性或恶性病变。超声引导经皮肿瘤消融治疗的突出优势是微创、有效、简便、性价比好。以原发性肝癌为例,全世界早已公认,对于早期肝癌,消融治疗能够将肿瘤完全杀灭,和手术切除一样,可以达到治愈的效果,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用其中一种。如果肿瘤大小超过3-5厘米或者病灶数目过多,单凭消融治疗就难以彻底,往往需要联合其他手段综合治疗。

    价格面议
  •  由“锝-99m”所制成的显像剂可用来诊断骨骼病变,由“氟-18”标记的氟代脱氧葡萄糖(FDG)可以检测恶性肿瘤,“碘-131”能直接治疗甲状腺癌……医用同位素可谓是核医学显像以及相关治疗得以发挥作用的基础。近日,国家原子能机构联合科技部等7部门正式发布《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下称《规划》)。这也是我国针对核技术在医疗卫生应用领域发布的纲领性文件。“核医学PET显像(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是目前用于恶性肿瘤诊断、鉴别诊断、肿瘤分期、预后评估及疗效判断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肌存活的‘金标准’。”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李思进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每年新增约400万例癌症患者,死亡约250万例;此外,我国缺血性心脏病(主要为冠心病)患病人数约2290万,每年死亡人数超过170万。李思进表示,核医学PET显像可改变30%~50%的癌症患者的治疗决策,“如果没有经过PETCT的诊断,这些癌症患者可能得不到精确治疗,耽误其正常治疗。”核医学科的发展得益于政策上对医用同位素的“松绑”,但从医用同位素的制备技术,到放射性新药的研发,再到高端诊疗设备的研发来看,每一个环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卡脖子”问题。为实现核医学在关键领域的自主可控,我国相关产业尚有哪些技术壁垒亟待突破?同位素制备实现“0”的突破从近年生产情况来看,我国自主生产的碘-131、锶-89仅满足国内20%的需求,镥-177仅满足国内5%的需求,其他常用堆照医用同位素全部依赖进口。“碘-131是常用来治疗甲亢的药物,如果国外停止供应,我们许多甲亢病人就可能会得不到及时治疗,这对其病情甚至生命都会有影响。”李思进告诉记者,“另一医用同位素锝-99m目前也完全依靠进口,我们医学上会将其标记在化合物上来诊断骨骼病变,一旦遇到国外的锝反应堆出现问题,我们的病人就可能会得不到及时诊断,进而影响治疗。”为加快医用同位素的制备,上述《规划》提出,到2025年,一批医用同位素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并根据市场需求,适时启动建设1~2座医用同位素专用生产堆,实现常用医用同位素的稳定自主供应。《规划》还提到,以核医学领域常用的8种医用同位素为例,预计每年需求量将以5%~30%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30年需求总量将增加10倍以上。其中,氟-18的国内用量*高,为4.5万居里/年。        记者了解到,氟-18多被应用于诊断恶性肿瘤,国内用于生产该同位素的回旋加速器目前超过160台,且仍以美国GE、日本住友等进口设备为主。直到国内第一台自主研发的“玖源-11医用回旋加速器”于2019年12月实现应用,我国在这一关键设备上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目前,我们的回旋加速器已经实现了从关键零部件到整机的全部国产化。”四川玖谊源粒子科技有限公司华东区销售总监索云告诉记者,“该设备可制备的同位素种类包括氟-18、碳-11、氮-13、氧-15以及相关固体靶同位素。以氟-18为例,该设备*大能量为11MeV(兆电子伏特),单次生产可供约40人进行氟-18标记的FDG肿瘤显像诊断。”索云表示,市场对于国产回旋加速器的需求强烈,这主要是由于受新冠疫情影响,进口回旋加速器在发生故障时维修较为困难,尤其是从海外更换零部件的过程不太顺利。“此外,由于进口回旋加速器的服役时长在10~15年,目前已处在设备更换时期,我们企业也有相应资质去帮助医院、科研院所处理已退役的设备,这是实现进口替代的机会。”索云补充。除了要加强医用同位素的制备技术外,《规划》还提出,要加强放射性新药研发技术。“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可使用于临床的放射性药物约有60个,而我们国家约为30个。”李思进说。仍以氟-18标记的FDG药物为例,现阶段,国内仅有东诚药业(旗下安迪科)、中国同辐(旗下原子高科)和江苏华益获得了该显像剂药物的批准注册文号,并用以为医院进行药物配送。根据中国同辐招股书信息,放射性药物市场在全球的规模已经超过百亿美元,未来10年的复合增速将超过11%。核医学科室、设备、人员缺口待填补《规定》提到“预计每年我国将有数千万人次需要开展核医学诊断与治疗”,这一庞大需求对核医学科室、核医学PET显像水平的提升提出巨大要求。李思进表示,我国现有约2550家三级医院、近10000家二级医院,但截至2019年底,国内核医学科室仅有1133个(美国3亿多人口约有1.2万个),我国约65%的三级医院、99%的二级医院无核医学科。再从设备数量来讲,李思进表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核医学PET显像设备中,PET、PET/CT及PET/MR为466台,SPECT或SPECT/CT为1000台;以每百万人拥有设备的数量来计算,美国、日本、韩国都是我国的十倍或数十倍。“如果按照4000个核医学科室(一县一科)的目标来算,每个科室还需配备1~2台核医学PET影像设备,那么该设备的市场规模将会在4000~8000台。而从每个科室配备约10人员来算,核医学科的医务人才缺口还有约3万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核医学科主任、长三角核医学与分子影像专科联盟主席赵晋华告诉记者。核医学PET影像领域的进口替代趋势如何?根据第三方公司IPSOS统计,以国内PET/CT的市场规模为例,5家国产设备方联影、东软、明峰、赛诺联合、锐视康合计占有率为43.5%为此,赵晋华表示,与进口设备相比,国产的核医学影像设备起步晚,市场使用时间短,医院存在接受度和认可度方面态度犹豫的问题。因此,国产核医学影像设备公司必须与进口设备公司在产品定位上相等或更高,让用户不认为国产是低端的代名词。“目前,在核医学影像设备中,PET/CT发展速度较快,国产SPE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的研发也逐渐开展了起来,比如,永新医疗已经可以生产可变角双探头SPECT。”赵晋华说。值得一提的是,将技术研究较好地结合临床医疗,也是推进国产PET影像设备更迭的关键环节。记者了解到,赵晋华的团队前不久刚与联影医疗完成了一项AI深度渐进学习PET迭代重建算法——DPR算法的临床验证,以期在未来运用到联影的PET显像设备中,该算法也已获美国FDA认证。赵晋华称:“我们在回顾式研究中发现,在扫描时间降低至常规1/3时,采用DPR算法重建得到的图像质量达到满足临床诊断的要求,在后续的前瞻性研究中,我们还将尝试低剂量扫描的临床应用可能性。”“下阶段,我们还将根据临床验证的结果对DPR算法进行第二轮的微调。而这项AI算法可以在不升级硬件的情况下获得更好的诊断方法。”联影医疗分子影像事业部物理算法团队负责人董筠告诉记者。1

    价格面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