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分类:
新闻热点分类: 全部
  • 对于X线、CT、B超、核磁共振、PETCT这些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很多人分不清楚。现在,把身体比作食物,告诉你这些检查如何发挥不同的作用。    1、X光:像把面包压扁了看  X光会穿过人体,遇到被遮挡的部位,底片上不会曝光,洗片后这个部位就是白色的。  就像一片面包或一块棉花,看不到里面的纤维纹理,但用手压瘪了会清晰一些。X光*大缺点是受制于深浅组织的影像相互重叠和隐藏,有时需要多次多角度拍摄X光片。    2、CT:像把面包切片看  CT的检查原理是X光会分层穿过人体,之后通过电脑计算后二次成像,就像把一片面包切成片来看。优点是可以分层看,经计算后可以显示出更多的组织信息。    3、B超:像挑西瓜前敲一敲  B超的原理是用超声波穿透人体,当声波遇到人体组织时会产生反射波,通过计算反射波成像。就像挑西瓜一样,边敲边看显示病灶情况。核磁共振:摇一摇再看    4、核磁共振(MRI)的显影原理如下所述。  核磁共振机使用较强大的磁场,使人体中所有水分子磁场的磁力线方向一致,这时磁共振机的磁场突然消失,身体中水分子的磁力线方向,突然恢复到原来随意排列的状态。反复多次施加磁场又突然消失,核磁共振机会得到充分的数据并运算后成像。  简单说就相当于用手摇一摇,让水分子振动起来,再平静下来,感受一下里面的振动。所以,核磁共振(MRI)也被戏说为是摇摇看的检查。    5、PETCT:全身检查PET-CT是把PET与CT两种影像设备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种新的显像设备。PET-CT检查是通过向人体注射极其微量的正电子核素标记的示踪剂(如18F-FDG),然后用特殊的体外探测仪器(PET)探测由电子对湮灭所产生的g光子对来反映正电子核素在人体全身脏器的分布情况,再结合 CT的精确定位,准确显示出人体各器官的生理代谢情况和解剖结构。四种影像方式分别应用于何种检查?  就诊时,医生常会开各种各样的影像学检查单:超声、CT、核磁、PETCT……不少患者会质疑医生故意开高价检查单。其实,医生是依据不同病情选不同影像检查的。1、外伤骨头——粗看X光片、细看CT、核磁看不清  各种外伤,如果怀疑伤到了骨头,优先选择X光照片,检查结果快速易得。若要进一步观察,可以选择CT。超声、核磁对于骨皮髓质等看不大清,一般不选择。2、颈椎腰椎——核磁优先、次选CT  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椎间盘疾病需要观察椎间盘与相应的神经根,要想更好观察这些软组织,选择应该就是核磁。同样,对于关节、肌肉、脂肪组织检查,核磁也是推荐的。3、胸部——粗看X光片,细看CT,精看选PETCT;看肺不要选核磁  X光胸片可粗略检查心脏、主动脉、肺、胸膜、肋骨等,可以检查有无肺纹理增多、肺部钙化点、主动脉结钙化等。  胸部CT检查显示出的结构更清晰,对胸部病变检出敏感性和显示病变的准确性均优于常规X光胸片,特别是对于早期肺癌确诊有决定性意义。但是CT检查的辐射剂量高于X光。核磁对于肺部疾病的诊断,应用非常有限。        PETCT除了能够像胸部CT一样看出肺部的问题还能够排除肺癌引起的全身转移,如骨转移淋巴转移等。对于评判是否友手术指征至关重要。4、腹部盆腔——除肠道外,一般超声都能查  腹腔器官受呼吸影响较大,进而影响到CT、核磁成像,而超声不会因此受影响。同时,超声对肝脏、脾脏、胰腺、肾脏、盆腔脏器等诊断准确率较高。  但是超声受气体干扰很大,对于肠道等含气较多的器官,超声诊断准确率会降低。5、心脏——排除冠心病用CT,看心功能用超声  常规的心脏结构与功能检查,心脏彩超所提供的信息已经较为充分,又简单易行。  用CT可检查冠状动脉,但冠脉CT检查辐射量较大,不适合作为常规体检。核磁虽无电磁辐射,但对冠状动脉的观察不及CT。心脏核磁则是评价心脏结构和功能的“金标准”。

    价格面议
  • 大爷今年65岁,肺癌术后一年余,*近他感觉自己腰部、背部疼得厉害,医生建议他去核医学科做个全身PET-CT检查,可是当他被告知做一次全身PET-CT检查需要将近一万的费用时,他开始犹豫了,心理非常纠结,脑子里满脑子的问号,他完全不理解为什么做一个检查费用这么高?类似以上实例,比比皆是。那么为什么PET-CT检查这么贵?且看以下分解:首先:什么是PET-CT?简单来说,PET-CT是把PET与CT两种影像设备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种新的显像设备。PET-CT检查是通过向人体注射极其微量的正电子核素标记的示踪剂(如18F-FDG),然后用特殊的体外探测仪器(PET)探测由电子对湮灭所产生的g光子对来反映正电子核素在人体全身脏器的分布情况,再结合 CT的精确定位,准确显示出人体各器官的生理代谢情况和解剖结构。PET-CT是目前世界上比较先进的分子影像学设备之一,与传统影像学检查相比,它具有灵敏度高、分辨率好、图像清晰等特点;患者在接受PET-CT检查时只需静脉注射微量的显像剂,是一种安全、无创伤、无痛苦的检查。PET-CT的问世使医生能更加早期、准确地诊断肿瘤,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了不恰当的检查和治疗,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和痛苦。其二、PET-CT设备价格昂贵目前PET-CT设备有国产、进口两类,但每台设备的价格为1000万-4000万人民币不等。由于PET-CT设备设计精密,维护成本高,这是PET-CT检查价格昂贵的原因之一。第三、PET-CT使用的正电子药物正电子药物是PET-CT检查中必不可少的,这些药物是由回旋加速器生产出来的,回旋加速器价格也较贵,约1000万-2000万人民币不等,每次生产的材料的成本及维护成本也较贵。为了得到满足于患者检查的各类显像剂,首先要通过回旋加速器生产所需要的正电子核素。目前常用于PET-CT的正电子核素有18F、11C、13N和15O等,生产它们的靶材料分别为18O、14N、16O和15N,其中18O水和15N很昂贵,这也是造成生产正电子药物耗资较大的主要原因之一。获得正电子核素只是制备正电子药物的第一步,要得到PET显像剂,还需要将正电子核素标记到化合物上---“化学合成”。利用化合物与特定组织或器官的特异性摄取、特异性结合和代谢性滞留等定位机制,进行疾病的诊断。制备得到正电子药物之后还要经过质量控制人员进行质检,所有指标均符合要求才能注射到患者体内,进行PET-CT检查。第四、PET-CT中心运营费用高PET-CT中心耗材费用相对其他检查要高,此外,中心配备的人员较多,有医生、护士、技术员、物理师、化学师等,工作人员的工资也是成本之一。*后:PET-CT检查的*贵之处----实用价值恶性肿瘤的发展,经历基因突变----代谢异常----形态改变(肿块形成)的过程,在癌症早期未成为“肿块” 时,其代谢水平即可明显不同于正常细胞,对18F-FDG的摄取远高于正常组织和良性肿瘤,因此,18F-FDG代谢的改变远比X-CT和MRI显示组织形态的改变要早,更有利于肿瘤小病灶的检出。PET-CT通过全身扫描,一次成像,经过PET-CT融合图像处理,更容易区分正常摄取和异常代谢,能显著提高对小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准确率(*小诊断病灶为1.6mm),这就是PET-CT检查具有的准确率高、灵敏度高的特点,能实现对癌症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因此,虽然PET-CT检查费用比较高,但还是物有所值。

    价格面议
  • 我的一个同学给我打电话,说他岳父*近总是心难受,不知怎么办?我问了一下情况,建议*近到医院心内科做一下全面的心脏检查,现在医院也基本都开诊了。他告诉我,他岳父年前单位刚组织完体检,我让他把体检报告发给我。一看关于心脏方面的检查只有心电图,告诉他还需要进一步检查,还有做心脏彩超、24小时心电监测,必要时*好做个心脏血管的造影等。目前,一般体检机构提供的多是“套餐式”的服务,其内容往往是根据价格的不同来制定的,价格越高,体检的项目越多。然而实际上,科学的体检并不一定项目多,“大包大揽”不一定能做到有的放矢,只有针对性地选择体检项目,才能做好对疾病的预警。体检一般包括哪些内容?体检一般主要包括三大部分:1、一般体格检查:包括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的专科检查等。2、功能检查:包括心电图、X光、B超(包括肝、胆、脾、肾和生殖系统)等影像学检查等。3、化验检查:包括血、尿、便三大常规及血糖、血脂、肝肾功能、乙肝五项。此外,还有肿瘤三项(甲胎蛋白、EB病毒、癌胚抗原)检查等。常规体检项目包括哪些?1、一般形态:主要检查身高、体重、胸围差、腹围臀围等,评估营养、形态发育等一般情况。2、内科:主要检查血压、心肺听诊、腹部触诊、神经反射等项目。3、外科:主要检查皮肤、淋巴结、脊柱四肢、疝气等。4、眼科:检查视力、辨色、眼底、裂隙灯,判断有无眼疾。5、耳鼻喉科:检查听力、耳疾及鼻咽部的疾病。6、口腔科:包括口腔疾患和牙齿的检查。7、妇科:已婚女性的检查项目,根据需要行宫颈刮片、分泌物涂片、TCT(超薄细胞学刷片)等检查。8、放射科:进行胸部透视,必要时加拍X光片。9、检验科:包括血尿便三大常规、血生化(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蛋白等)、血清免疫、血流变、肿瘤标志物、激素、微量元素等检查。10、辅诊科:包括心电图、B超(肝、胆、胰、脾、肾、前列腺、子宫、附件、心脏、甲状腺、颈动脉)、TCD(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判断脑血管的血流情况)、骨密度等项检查。体检还要体现个性化?体检除了常规项目相当于大面积撒网,但根据每个人的身体情况还需要重点捕捞,也就体检的个性化。1、男女有别(1)男人和女人除了在生殖系统上的显著差异外,激素和生活方式等差异也会造成男女的诸多不同。(2)女性一般到了30岁,要做第一次乳房检查;50岁的时候,还要做乳房造影检查,有异常的情况下40岁就开始做。而宫颈涂片的检查,要求在18岁(或者性行为以后)做第一次检查,以后1~3年检查一次。在获得连续三次阴性结果后,检查间隙可以适当延长。(3)男性40岁开始就要做第一次前列腺检查了。2、不同职业人群的体检重点不同(1)教师由于粉尘对肺部和咽喉部的刺激,以及长期站立和不良坐姿对腰椎、颈椎的影响,应着重胸片、耳鼻喉科、腰(颈)椎正侧位片检查;(2)销售人员饮食常常不规律、饮酒量大,易造成消化道疾患,可加做胃镜、幽门螺旋杆菌等检查;(3)伏案工作的办公室一族*应注意的是颈椎和腰椎,等等。(4)长时间坐或者立,还应注意代谢异常的情况,应注意颈椎正侧位片、腰椎正侧位片、血脂和血糖的检查。3、以家族史、个人病史为依据(1)某些疾病有较为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如糖尿病、中风、冠心病、乳腺癌、结肠癌等。如果您有明确的某种疾病的家族史,应增加与之相关的体检项目。(2)如一个一级和二级亲属都曾患有结肠癌的人,应增加相应的肿瘤标志物监测,以及大便潜血的检查。对于有冠心病家族史的中年人,则增加冠心病危险因子、血脂全套、动态心电图等检查。(3)根据自己既往的健康情况,有针对性地增加一些随访、复查的项目,比如有慢性乙肝病史者,患肝癌的危险性会显著上升,应该定期检查甲胎蛋白。4、老年人体检重点(1)心脑血管检查。这是老年人体检的重点。包括测血压、心电图、脑动脉检查,以了解血压、心肌和脑供血情况、心律失常等。(2)B超及胸部摄片。B超检查可发现是否有肝、胆、膀胱肿瘤或结石,颈部彩超可了解颈动脉内壁是否有斑块。由于这是一种无创伤检查,所以老年人可进行多次检查。胸部摄片可早期发现肺结核、肺癌。而胸透检查因辐射量大已经从体检项目中取消。(3)血糖和血脂。肥胖或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老人尤应注意此项。5、老年人还应该增加的项目(1)查眼底。可及早发现老年性白内障、原发性青光眼。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患者,可通过查眼底反映出动脉是否硬化。(2)检测骨密度。老年人容易患骨质疏松,因此50岁以上的男性和45岁以上的女性应进行骨密度检测。(3)大便潜血试验。50岁以上的老人,尤其是老年男性应将其列入体检“补充清单”,以了解是否有消化道疾患。(4)查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应作为老年人必查项目。同时,因近年来癌症的发生有年轻化的趋势,建议有家族史或相关危险因素的年轻人也要重视这类检查。全身体检的注意事项1、 检查前一~二日饮食宜清淡,勿食猪肝、猪血等高脂食物和高度白酒。2、48小时内不宜做剧烈运动,体检当天停止晨练。3、体检前日晚20:00后禁食,可以饮少量水,检查当日晨需空腹采血、空腹B超。4、怀孕及有可能怀孕的女性受检者,请勿接受放射线的检查。5、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的受检者,在检查时请向医师说明病情及 服用的药物名称及携带药物备用。6、做妇科检查前应排空小便,未婚女士不宜做妇检,已婚女士月经期间不宜做妇科检查及尿检。7、检查当天请着轻便服装和低跟软底鞋,勿穿有金属扣子之内衣裤,体检中心提供更衣室可存放衣服、发放体检服,请勿携带贵重物品。8、妇女做子宫颈涂片检查前一天请勿行房,勿执行**冲洗或使用塞剂。9、做子宫、附件、膀胱、前列腺B超检查者,需憋尿至膀胱完全充盈状态再作检查 (*好是不排晨尿,缩短憋尿时间)10、体检中心男女分区,具有良好的私密性,对体检人进行数字化分流管理,避免长时间等待。体检进行中您如有任何困难,请与导检小姐联系。常见检查注意的问题1、心电图检查:检查前应安静休息5分钟左右,不能在跑步、饱餐、冷饮或吸烟后进行检查,这些因素都可以导致心电图异常,从而影响对疾病的判断。2、脑电图检查:在检查前1天要洗头,且不能使用发油。检查前24小时要停止服用镇静剂、兴奋剂及其他作用于神经系统的药物,以避免检查时形成假象,影响检查结果的判断。脑电图检查必须在饭后3小时内进行,如检查前不能进食者,则要听从医生的安排,口服50克糖粉液或静脉注射50%葡萄糖40毫升,以防因低血糖而影响检查的结果。3、甲状腺碘试验:检查时必须是空腹,检查前不能服用含碘制剂或吃含碘量丰富的食物,如海带、海蜇、紫菜等。4、肾图检查:检查前一定要排空小便,不得饮茶和咖啡,不能服用利尿剂。5、纤维内窥镜检查:支气管纤维镜检查4小时前要禁食、禁水,以免因检查刺激引起呕吐。戴有活动假牙者,检查前一定要取下,防止检查过程中假牙脱落而误入气管或食管内。胃镜检查前的6~8小时要禁食,防止插管时呕吐和影响检查所见,检查前还要排空大小便。肠镜检查前3天应吃少渣饮食,检查前1天服泻药,检查前3小时要灌肠,以排空肠腔内的粪便。6、CT检查:做腹部CT检查前必须禁食、禁水,以免形成伪影,影响CT图像质量。其他部位的CT检查则不必禁食禁水。7、选择性心血管造影:检查前3~4小时禁食。认真练习医生教给的检查中所需要做的动作,如吸气、闭气,以配合检查。8、胆道造影:做口服造影剂检查时,检查前1天中午要吃脂肪餐,使胆囊内的胆汁排空,晚餐以无油高糖食物为好。晚餐后7时左右要按医生交待服用造影剂,然后禁食。做静脉造影检查时,同样于检查前1天的中午吃脂肪餐,检查当日早晨禁食。如果有急性炎症、发热、腹痛、急性黄疸等,待好转后再做此项检查。9、泌尿系及男性生殖系造影:检查前1天的晚餐应吃软食,此后就要禁食。检查前1天的晚上还要服泻药以清除肠腔内的积气、积粪。检查之前要排空小便。10、女性生殖系统造影:在检查之前,要排空大小便,未解大便者要灌肠,还要剃除**,清洗**。11、化验室检查:抽血作生化指标检查时,应在早餐前抽空腹血,这样查出的结果较为准确。尤其是检查肝功、血糖、血脂等项目,对于空腹的要求更为严格。12、PETCT/MR检查:在做PETCT检查前24小时内可以清淡饮食不做剧烈活动。在做检查前6小时内禁食,糖尿病患者正常应用降糖药物,以免因血糖升高而影响检查时间和效果。患者携带好所有的检查资料:包括CT片、核磁共振片、彩超、病理报告、肿瘤标志物等。显像检查进行前,受检者在注射显像药物后应保持平静的心态,如果紧张,可饮少量清水。进入检查室时,受检者应当拿掉身上所有的磁性卡片及金属物品。多长时间体检一次1、一般来说,30岁以下的人,若无家族病史,生活习惯较好,1-2年做一次常规体检就可以了。2、40岁是高血压、糖尿病等的高发期,对女性来说,是各种妇科疾病的高发期,应该至少1年进行一次体检。3、50—60岁是各种肿瘤和致死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病的高发期,这个年龄段的人*好6个月--1年体检一次。4、慢性病患者则应该每3—6个月做一次相关的病情复查,同时每3—6个月做一次全面体检。扫描二维码进入年鸣共享医疗小程序,可了解更多详情

    价格面议
  • 今天,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说她家中的老人查体发现有一项肿瘤指标升高,怀疑自己得了消化道肿瘤,要求到医院住院检查胃肠镜。由于目前疫情尚未完全控制,朋友担心体弱多病的老人到医院有交叉感染的风险,所以顾虑很大,急忙向我请教。那么,现在这个特殊时期,做胃肠镜检查有没有风险呢?早在一多星期前,武汉的消化内科专家们临床观察中就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患者中有一部分是以纳差、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为**表现的,并没有发热。此类患者大多到消化内科及其相关科室就诊,临床症状不典型,医护人员及患者极易放松警惕而难以及早识别,从而成为重要的隐性传染源。这部分患者虽然症状轻微,但有些人做胸部CT显示其肺部病变已很明显,甚至非常严重。*近的研究也显示,本次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特点是潜伏期长、感染性强、隐匿性强,可经空气飞沫等多途径传播,消化道分泌物也是传播途径之一。医院作为人员密集场所,本身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由于内镜诊疗过程中患者无法佩戴口罩,暴露风险更高,因此在消化内镜诊疗过程中发生传染的风险极大。03为了保障患者和全体内镜医护工作者的安全,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昨天紧急召开了网络常委扩大会议。经全体与会专家的共同讨论,发出了《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致广大患者倡议书》,从医学专业角度建议:如非紧急状况,建议您近期不要做内镜检查,可根据疫情情况择期行内镜下相关诊疗。此次会议还下发了《内镜诊治前的筛查表》。对于那些因病情需要,确需急诊行内镜下诊疗的患者,要求真实、完整地登记有关信息,如实填写《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内镜检查准入初筛调查表》,以备后续可能的追踪隔离所需。此次会议中强调,对于那些需要急诊检查治疗的患者,应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需要3天内的胸部CT报告。如果新型冠状病毒阳性的病人要做胃肠镜,需要在标准的负压操作间进行,同时进行二级以上标准防护,术后应该仔细地对医疗器械和房间空气进行消毒。我仔细查看了朋友家人的化验单,发现他只是一项肿瘤指标轻度升高,确实需要做胃肠镜检查以排除消化道肿瘤,但没有急诊检查胃肠镜的指征。为了保证老人的安全,建议他等疫情过后再来医院做相关检查。健康小贴士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病毒传播的特点是潜伏期长、感染性强、隐匿性强,可经空气飞沫等多途径传播,消化道分泌物也是传播途径之一。在消化内镜诊疗过程中发生传染的风险极大。如非紧急状况,建议近期不要做内镜检查。对于那些需要急诊检查治疗的患者,应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需要3天内的胸部CT报告。

    价格面议
  • 东省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消化中心内镜诊疗科曾在一个月内发现4例胃肠道早期癌症患者:病例一患者任某,女,80岁,主诉:近期未感明显不适,偶有腹胀,本次检查目的是复查萎缩情况。既往史:既往直肠癌病史,直肠癌术后10年。病理结果:粘膜内癌。病例二患者朱某,男,51岁。主诉:上腹不适1月余。既往史:当地医院胃镜结果示食管炎、胃溃疡病史。病理结果:**别的上皮内瘤变。病例三患者李某,男,76岁,主诉:近期感上腹不适,伴反酸、烧心、腹胀。既往史:既往未行过内镜检查。"高血压、冠心病史"10余年。病理结果:**别,上皮内瘤变。病例四患者石某,男,63岁,主诉:近期感咽部不适。既往史: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病史。病理结果:**别上皮内瘤变伴局灶微浸润。这四例早期癌变病例经治疗后,预后良好。由此可见消化道癌症在早期检查出来有利于治疗,并不像大家所知那么可怕。消化道癌症令很多人闻风丧胆,因为普遍的高发率及死亡率,使消化道癌症成为了死亡癌症“佼佼者”。我国消化道癌症发病率高根据2015年相关报告显示,我国消化道癌症每年的新发病例为67.9万例,死亡病例在49.8万例,约占全球42.6%和45%,可见我国消化道癌症病发率和死亡率颇高。《“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对此做出了明确目标表示,至2030年,将癌症的总体生存率提高15%。作为癌症的高发性疾病——消化道肿瘤,势必成为该项目标的重点防治对象。在我国,消化道癌症早期诊断率低的原因有两点:一,早期发病症状不明显。从临床经验来看,消化道肿瘤早期一般症状不明显,一旦警觉到做内镜检查时,往往是中晚期,因此定期做检查,对消化道癌症早期发现较为重要。二,防癌筛查有限。虽然现在每年有硬性体检项目,但防癌筛查的项目还是有限,一般达不到全身器官均做到有效检查,因此容易被忽视。消化道癌症检查存在遗漏现象。消化道早癌筛查有效手段——内镜检查对于消化道癌症而言,胃肠镜检查是有效排查的重要手段。早期消化道癌症一经发现,治愈率高达90%,因此消化道早癌筛选很有必要。一般来说消化道内镜检查包含上消化道内镜、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小肠镜、结肠镜、胆道镜、腹腔镜,对于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有很好的诊断效果。即便内镜检查是诊断消化道癌症的有效手段,但还是有很多人因为对胃肠镜有深深的恐惧,不愿意做,不愿承受检查过程中的不适感。如何缓解肠胃镜检查带来的不适肠胃镜对消化道疾病有很好的探测作用,但肠胃镜的插入式检查方法容易导致病人出现恶心、腹痛等现象,这些都是很常见的身体反应,但很多人会在心理上产生畏惧,导致检查时精神过度紧张从而加大不适感。其实现在做肠胃镜检查一般会进行局部麻醉,且在检查前需要空腹,以减少不适症状。另外在做检查时保持深呼吸频率,检查后少量喝一点葡萄糖水来缓解呕吐现象。千万不要因为检查的不舒适就极度排斥,很容易为消化道癌症埋下隐患。消化道癌症高发性群体其实大家放平常心对待,日常稍加注意,就能有效避免晚发现疾病的问题,但对于以下人群就需要每年检查一次,以免疾病恶化。·有家族癌症史人群;·40岁以上人群;·含由相关疾病的高危人群,包括:①食管癌高危人群,有消化系统疾病,食道癌家族史,胃癌家族史,食管炎患者,胃内隐血试验阳性者,慢性食管炎伴不典型增生者等;②胃癌高危人群,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慢性胃病、胃癌家族史等;③结直肠癌高危人群,有大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大便习惯改变、结直肠癌家族史等。消化道癌症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原因在于发现时间较晚,不能及时得到医治。因此,把住源头才是治疗消化道癌症的关键,定期检查则是早发现的重要手段,特别是消化道高危人群!

    价格面议